浙里心理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浙里心理 > 正文

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心理助人能力培训大纲

网络课程

学习目的:网络课程主要以普通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、心理咨询基础理论和危机干预等相关内容为核心。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及机考,目的在于让心理辅导员对心理学基础理论、学生心理发展规律、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技术、学校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有基本的了解。

学习内容和要求:

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

学习要求:

掌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,掌握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,掌握意识和注意的基本特征,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分类与基本特点,掌握记忆与遗忘的相关知识,掌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问题解决过程,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形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,掌握动机、意志的相关知识,掌握智力与智力测验的原理及其运用,掌握气质与性格的相关知识及其测量方法。

学习内容:

一、绪论

心理学的研究对象,心理学的研究领域,心理学的主要流派,心理学的研究方法。

二、心理和行为的脑神经生理机制

神经元,神经系统,大脑皮层的功能。

三、意识和注意

意识,注意,注意的种类,注意的特征。

四、感觉和知觉

感觉,感觉现象,知觉,知觉的特征,观察。

五、记忆

记忆概述,记忆系统,遗忘,记忆品质和记忆策略。

六、表象和想象

表象,想象,想象的种类。

七、思维

思维概述,概念的形成,问题解决,创造性思维。

八、情绪和情感

情绪和情感概述,情绪和情感的种类,表情,情绪的自我调节。

九、意志

意志概述,意志行动过程,意志品质,挫折心理。

十、动机

动机概述,需要,生理性动机,社会性动机。

十一、能力

能力概述,智力理论,智力测验。

十二、气质

气质概述,气质类型,气质理论。

十三、性格

性格概述,性格类型,性格测量,人格理论。


第二部分发展心理学

学习要求:

掌握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与设计,掌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,掌握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,掌握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青春期的身心发育规律,掌握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智力发展的特点,掌握情绪发展的特点与发展性情绪问题,掌握人格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,掌握道德的发展特点、攻击行为及其发展,掌握学习心理、同伴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。

学习内容:

一、绪论

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,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,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,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。

二、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

成熟势力说,行为主义观,社会学习论,精神分析论,相互作用论,社会文化理论,人本主义观,生态系统理论,毕生发展观。

三、身体的发展与发育

身体发展的一般规律,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,青春期身体发育与性发育,青春期性心理。

四、认知的发展

认知发展的阶段,智力的发展与智力测验,创造力的发展。

五、情绪的发展

早期情绪发展,儿童期的情绪发展,青少年的情绪发展,发展性情绪问题。

六、人格的发展

生物学因素与人格发展,家庭因素与人格发展,自我与人格

七、道德的发展

道德发展的理论,亲社会行为与及其发展,攻击行为及其发展。

八、同伴关系的发展

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特点,同伴关系的评定与类型,青少年的网络交往。

九、学习心理的发展

非智力因素与学习,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,学习不良及其干预。

十、性别发展与性别差异

性别的形成与发展,发展中的性别差异。

第三部分社会心理学

学习要求:

掌握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,掌握性别角色与性别差异的相关知识,掌握社会认知及其影响因素,掌握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,掌握大众社会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,掌握相符行为的相关知识,掌握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,掌握人际关系与群体心理。

学习内容:

一、绪论

社会心理学的对象与特点,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,社会心理学的理论,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潜在问题。

二、社会化与社会认知

社会化,社会认知。

三、社会角色与性别差异

社会角色,性别角色,性别差异。

四、社会态度

态度概述,社会态度的形成,社会态度的改变、影响因素及理论,偏见,社会态度的测量。

五、归因与判断

归因,判断。

六、人际关系

人际吸引,人际沟通,人际关系,亲密关系,人际冲突。

七、利他与侵犯

利他行为,侵犯行为。

八、社会影响

大众社会心理,相符行为。

九、群体影响

群体概述,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,群体对决策的影响,群体领导。

十、社会心理学的应用

社会心理学在健康、临床领域的应用,社会心理学在管理、环境领域的应用,社会心理学在司法、政治领域的应用。


第四部分心理测验学

学习要求:

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、原则、过程、伦理和分类等,学习智力测验、人格测验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心理量表使用方法。

学习内容:

一、心理测验概述

心理测验的概念、基本原则、过程、伦理和分类,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。

二、智力测验

智力的定义,个别智力测验,团体智力测验。

三、人格测验

人格测验概述,人格自陈量表(着重学习EPQ),人格投射测验。

四、学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心理量表

SCL-90,UPI,SDS,SAS。



面授课程

学习目的:面授课程主要以心理咨询的基础理论、异常心理识别、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、危机预防与干预技术等相关内容为核心。通过面授课程的学习及技能面试,目的在于让心理辅导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,切实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基本技能:宣教技能、识别技能和干预技能。能够通过宣传教育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;能够识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;并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学生能够进行疏导性谈话,针对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能够进行转介性谈话,针对危机学生能够进行危机晤谈及初步干预。

学习内容和要求:

培训目标

培训内容要求

培训手段要求

培训时间

角色认同

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概况

知识点讲解+案例讲解

0.5小时

辅导员心理助人角色定位

知识点讲解+自我角色体验

0.5小时

辅导员心理助人伦理规范

知识点讲解+伦理案例分析

1小时

宣教技能

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

知识点讲解+宣教载体分析

1小时

班级团体辅导的设计与体验

知识点讲解+团体活动体验

3小时

识别技能

正常与异常心理区分

知识点讲解+案例分析

0.5小时

常见心理问题(发展性问题)的识别

知识点讲解+案例分析

1.5小时

常见心理障碍(病理性问题)的识别

知识点讲解+案例分析

2小时

心理危机的识别

知识点讲解+案例分析

2小时

预防与

干预技能

常见心理问题的个别谈话技能

知识点讲解+小组演练

2小时

常见心理障碍的转介与沟通技能

知识点讲解+小组演练

2小时

家庭学校如何配合(谈话技能)

知识点讲解+小组演练

2小时

危机晤谈、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技能

知识点讲解+小组演练

3小时

学习总结  +  技能面试

时间待定

备注:1.一共三天半,每天6小时,共计21小时,每年一期,放在新辅导员入职培训时进行。2.今年因疫情影响对课程内容做压缩和调整,计划在2天内完成线上直播和线下演练。


学习参考书目:

[1] 桑标,学校心理咨询基础理论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年9月第一版。

[2] 陈福国,学校心理咨询专业理论与技术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7年9月第一版。

[3] 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联盟组编,心之引领——高校辅导员心理助人能力提升培训教程未公开出版发行